孩子肌肉张力低,导致孩子喜欢这样的坐姿;
一些正开始学会爬或正在学走路的孩子,可能爬一爬变成跪姿,接着就坐成“W”型坐姿;
模仿其他孩子的行为。
1.不利于骨盆的发育
孩子的骨盆要到12岁左右才能基本发育完全。持续的“W”型会让发育中的骨盆外形受到影响,导致不同程度的外扩,这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移动过程中感觉到疼痛。
2.不利于足部的发育
当孩子长期使用“W”型坐姿时,这种姿势会导致大腿骨内转,并连带引起膝关节内转,最终导致双脚内旋,孩子走起路来容易内八字。另外,“W”型坐姿还会造成双足外翻,容易造成扁平足,让孩子走路不稳,很容易跌倒。
3.影响孩子体形
“W”型坐姿还可能造成孩子脊柱前凸,即脊柱大幅度向内弯曲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驼背。这会影响孩子整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,同时也让孩子的精神面貌大打折扣。
4.影响孩子的学习
肌肉张力低或者肌力不足而导致喜欢“W”型坐姿的孩子,发展到小学阶段,会出现“书写困难”,拒绝书写的现象。因为肌张力低,肌力不足,写一会就会很累,情绪烦躁,不愿书写。
如果孩子已经持续“W”型坐姿一段时间,他的双腿和背部肌肉会因为没有得到拉伸而有紧绷感,这种情况就让孩子练习用“印度坐姿”,即盘坐。
坐位时,双腿盘在身体的前方,膝盖向外弯曲,从每天几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。这种姿势是孩子每天最好的练习,重力会帮助拉伸大腿内侧的肌肉。
有些孩子在练习“印度坐姿”时可能会觉得困难,坐着的时候有些驼背或者身体向后倒,那是因为长期的“W”型坐姿让他们身体的某块肌肉绷得太紧,不能适应正确的坐姿了。家长可以让他坐着的时候背靠着沙发或者家具,帮助放松其背部肌肉,并为他讲故事陪伴他,分散他对身体不适的注意力。
2.环坐
即孩子坐着时两脚的脚掌是相对的,形成一个环状。
3.长坐或V型坐
两脚自然伸直或呈“V”型打开。严格来说,这种坐姿是最适合孩子的身发育。
4.侧坐
同长坐或“V”型坐不同的地方在于采用这种姿势时,两脚是弯向某一侧的。
5.坐在小椅子上
髋关节跟膝关节都是90°,两脚平放在地面,如有小桌子,桌子高度应可让手肘呈自然放松的姿势。